在南浔区各个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里,残疾人正在进行康复训练。虽然训练很辛苦,但是残疾人朋友们却显得格外开心,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在我市,从医院设立的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到定期“送诊上门”,再到眼下正在逐步覆盖全部村(社区)的康复指导站,残疾人的就医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努力实现从设施无障碍到服务无障碍的跨越。
就医有“绿色通道”
“到医院看病也不用怕了,真的解决了不少难题。”说起现在医疗的变化,家住南浔区双林镇的老李感慨颇深。他说,现在到医院看病,挂号、缴费、检查等各环节都会有专人指导,有无障碍通道,还有无障碍厕所。病人,尤其是残疾人看病,方便多了。
老李口中的“方便”,正是南浔区各医院建立起的残疾人就医“绿色通道”。据悉,为实现残疾人医疗保障无障碍,全区公立医院和有条件的私立医院开辟了“绿色通道”:残疾人就诊、检查、取药、住院等均有优先措施,低保及低保边缘户残疾人免收挂号费;社区卫生服务站为重度残疾人建立家庭病床提供上门服务。
不仅看病方便了,连医疗费用也减免了。家住练市镇的老倪属于精神类残疾,得住院治疗。但是8000元的医疗费用,对于孤身一人的老倪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练市医院在得知情况后,为其减免了50%的医疗费用,让老倪再三表示感谢。
今年以来,南浔区加大大病医疗救助力度,各类补助资金优先向因病致贫残疾人家庭倾斜。截至目前,全区169人享受到“绿色通道”的急、危重症病人执行先诊疗后结算待遇,并为弱势群体(残疾人)减免费用近20万元。
对于精神残疾人,区残联还将药品送到“家门口”,通过开展免费送药上门活动,指导他们科学、安全服药,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残疾人的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还向患者家属积极传授关于精神残疾人的简单治疗和防治知识,叮嘱他们监督病人要按时按量吃药,定期检查。
康复有专业指导员
量血压、指导康复训练。近日,南浔区旧馆镇三桥村村民丁海江在家便完成了体检和康复训练。而这样的“特殊待遇”,他已经享受了3年。
每次他做完体检和康复训练,旧馆镇卫生院的医生戴桂芳都会在一份《南浔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上做好详细记录,适时跟踪和掌控服务对象的康复进展情况。“我们平常出门都很少,自从有医生上门指导后,活动起来方便多了。”丁海江说。“通过建立康复档案,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每一位残疾人的康复情况,根据不同的残疾缺陷制订康复计划,使每一位残疾人能进行科学训练。”南浔区残联理事长蒋月锋告诉记者,目前全区9800多名残疾人,建档率达98%,今年将实现全覆盖。
为了完善“康复圈”,让残疾人能够就地、就近开展康复训练,区残联还联合区卫计局筹建康复站。康复器材、指导医生一应俱全,逐步覆盖社区、农村等地,实现康复服务“人人享有”。
家住南浔镇泰安路社区的马阿姨,定期到南浔镇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站进行康复训练已成为一种日常习惯。不仅医生可以指导他们进行康复训练,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康复器材,而且每月第三个星期的双休日,还有志愿者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免费提供接送等服务。便利服务,让她直夸“这样的服务好!”
在双林镇,不少残疾人还可以通过电话咨询,了解日常康复训练的要点。当在家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遇到难题,镇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站医生朱宏伟就通过电话,与残疾人进行专业指导,给他们提出康复和训练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为残疾人制订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
南浔区继在双林镇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示范站试点后,今年还将在练市、菱湖、善琏、千金、石淙等镇,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示范站。同时,为扩大辐射范围,还将建立练市镇洪塘村、双林镇向阳村、旧馆镇三桥村、菱湖镇许联村和杨港村、和孚镇长超村、善琏镇宏建村、千金镇石桥村等8个残疾人村级康复指导站,并配备基本的康复训练器材。
残疾人医疗保障逐步完善
为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医疗保障无障碍,我市卫生主管部门正督促落实各医疗机构设立康复医学科室,组织指导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康复服务,建立并完善康复服务网络。如中心医院在开通绿色通道的基础上,免费为残疾人提供轮椅、志愿者导医等便民服务措施;市一院专门引进康复人才,大力开展残疾人的康复医疗保健活动;市妇保院实施“两免”政策,产前诊断筛查;市中医院在实施惠民工程的基础上,落实有关残疾人医疗优惠报销政策,特别是低保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在困难救助上实施优惠政策,并提高残疾人医疗服务水平;市三院在市精防办的领导下组织实施精神病防治工作,协调开展重度精神残疾人托管机构建设,与市110联动为精神残疾人实施救助,设立绿色通道。
目前,我市部分市级公立医院都建立了残疾人就医“绿色通道”,包括:低保残疾人就诊、划价、化验、检查、取药、缴费、住院优先;低保及重度残疾人在惠民医院实施惠民政策,对医保政策报销后的自负部分实施救助,普通病种按50%救助,特殊病种按80%救助。在政策保障的基础上,逐步在有条件的其他医院展开。社区卫生服务站为重度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免收出诊费,建立家庭病床的免收建床费、巡诊费。新生儿疾病基本病种筛查实行免费制度。每两年为低保残疾人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同时,对以上政策实现常态化管理。
当前,我市还在积极探索专业医疗康复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服务机制,推动公立残疾人康复机构申请医保定点单位,将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范围。推进城乡低保残疾人免费参加医疗保险,如长兴县每年投入230多万元资金,为所有持证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免费。出台精神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办法,为精神残疾人提供门诊、住院救助、送医送药和解锁治疗等康复医疗救助,全市已为1637名精神残疾人开展免费送医送药,并推行服用“二代药物”;社区卫生服务站为重度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免收出诊费,建立家庭病床的免收建床费、巡诊费,全市已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和完善社区康复站749个,设立康复服务档案5.7万份。
稿件来源:湖州日报
通讯员:黄小佳 汪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