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队友的车缓缓离开千岛湖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37岁的吴荣荣眼中含泪。
一句“加油”,是对队友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鼓励。
在巴黎残奥会备战期间,作为陪练的他,用汗水、泪水和血水,帮助队友逐梦巴黎残奥会。
他说,体育是改变他人生的那一道阳光。因为热爱,所以甘当绿叶扶红花。
纵有疾风起 人生不言弃
吴荣荣出生在南浔区千金镇一个普通家庭,如果没有那场意外,他会和所有人一样,按部就班地工作,平平淡淡地生活。
可命运,却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偏差。2012年,他在工作时,左腿不慎掉入机器,落下残疾。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沮丧、他绝望,他曾无数次地幻想,如果那天能再小心一点,结局一定会不一样。可偏偏,没有如果……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放弃。小吴,你可以试试赛艇!”在他最迷惘的时候,残联的工作人员找到了他,不仅帮他找到了一份工作,还鼓励他加入赛艇队。
“那时的我已经32岁了,不仅从来没有接触过竞技体育,体重甚至还不足一百斤,以运动员的标准来来看,几乎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吴荣荣说,尽管对未来充满了未知的迷茫,可一股想和命运再争一争的劲儿,促使他接下了这项“不可思议”的邀请。
谁曾想,瘦弱的吴荣荣,其实骨子里却是一个韧性很足的人。
残疾人征战竞技体育,意味着他们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作为赛艇“新人”,吴荣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哪怕双手练到满是血泡、血肉模糊,他也咬着牙坚持训练,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句累。
“哪有什么容易事儿是容易的,要做好,不过就是一个字——拼。”看着手上层层叠叠的老茧,吴荣荣说,之所以能坚持下去,是因为赛艇的出现,让他感受到了生活久违的光亮,在他看来,手中的浆,不仅仅是前行的工具,更是他冲破困难与荆棘的利器。
在一次次的奋楫争先中,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人也逐渐走出阴霾,重新找到了奋斗的方向。更让他开心的是,心态的改变让他的成绩一路上升,在2021年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他依据获得了赛艇项目第二名的好成绩。
尽己所能 把队友送往更高处
不过,作为残疾人运动员,年龄、体能都是吴荣荣绕不过的“坎儿”。
于是,在备战巴黎残奥会的训练中,他便主动挑起了陪练的任务,帮助队友冲刺残奥会。“我要尽己所能,和队友一起向高且更高处攀登。”
撂下这话,他便从去年11月起,一头扎进了千岛湖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就连春节,也是匆匆地来、匆匆地走。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水里。
清晨五点,晨光微熹时,他已经带着舟艇和队友们一起下水训练了;到了傍晚七八点,他才踏着余晖,结束一天忙碌的训练,回屋休息。
“相对而言,冬天的训练还没有那么苦,不过就是冷一些,能扛得住。但是到了夏天,可真是难熬。”吴荣荣说,就拿上个月来说,杭州的最高气温一度飙到了40℃,可残奥会近在眼前,训练不能耽搁。尽管人在训练场里,可烈日下那种使不上劲儿的无力感,让他一度觉得,自己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为了不耽误队友的进度,他咬紧牙关,凭本能奋力地挥桨,坚持完成陪练的任务。“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陪他们多练一次,也许他们的水平就能再进一步。残奥会是所有人的梦想,为了这份荣誉,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住。”
与湖州籍残疾人运动员蒋继剑、吴云龙相比,“80后”的吴荣荣就是他们的“老大哥”。训练场上,他是划在他们前方,帮助他们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升竞技水平水平的陪练者;走下训练场,他又成了他们最为贴心、最信得过的老乡,细心、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弟弟们的情绪与状态。
“四年一度的残奥赛场,是所有残疾人运动员梦想的竞技舞台,也是所有残疾人对抗命运的地方。每一次刷新记录,都是残疾人在用成绩告诉所有人,我可以!”吴荣荣说,作为陪练,尽管他不能到残奥会的现场去感受掌声、欢呼与荣誉,但未来的几天里,他会通过屏幕陪伴他的队友,看着他们一路披荆斩棘、为国争光。
重头再来 想为梦想再拼一次
结束了残奥会的陪练工作中,吴荣荣终于回到了老家南浔。
在他那简朴的屋子里,最“吸睛”的,无疑是他那堆满各种训练器械的“训练室”。说起自己的这些“宝贝”,吴荣荣满眼欢喜。
“要保持体能,训练不能间断。休息在家的时候,我经常在这里一待就是一天。”撸起袖子,吴荣荣一边“秀”着他那健硕的肌肉,一边笑着说到,残疾之后,每次走上训练场的日子,便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一坐上赛艇,他总感觉自己像一只水中的飞鸟,自由而自信。最关键的是,经过这几年的训练,他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了。尤其是那条受伤的腿,原本走了两三公里就会疼,可现在已经能走更远的路了。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这次,尽管我的身份是陪练。但说句心里话,既然上了赛艇,谁都有金牌梦。”吴荣荣说,休息一段时间之后,他会回到训练场重头再来,这一次他要为自己的梦想再拼一次,“如果明年的全运会,我能拿到金牌,或许未来的我还有机会,可以向残奥会的赛场发起最后的冲刺。哪怕到最后,实力依然不允许,至少我也努力过了,或许那个时候我还会继续做我的陪练,帮助队友们再攀高峰。”
说到这儿,吴荣荣凝视前方,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