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镇上的宣讲员,走村入户送政策不落一户;他是残疾人的知心人,谈心交心解难题不少一人。这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街道残联理事长,时时刻刻把残疾人的利益放在心上,创新建立疑似残疾人主动发展服务机制。始终朴实无华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基层党员的担当与坚守。
“干残疾人工作没有爱心是干不好的,是没有成效的。”这是南浔区东迁街道残联理事长闵明祥常挂在嘴边一句话。从2020年4月到街道残联工作,短短的2年时间,闵明祥以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创新务实的工作作风,干练利索的办事风格,立足岗位,心系残疾人疾苦,尽心尽力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成为惠残政策“宣讲员”的同时,也成了残疾人的“知心人”。
积极融入 主动作为 打造新格局
众所周知,残疾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残联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要做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先从事了36年农业、水利工作的闵明祥,面对全新的工作岗位,没有退缩,没有畏难,积极主动地应对新的挑战。
东迁街道现有1112名残疾人,为了尽快了解辖区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熟悉残联工作,闵明祥在上任后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残疾人的政策,阅读有关残疾人的杂志书籍,并建立每年集中复核机制,通过深入各村开展调查摸底,走访残疾人家庭,与残疾人朋友叙旧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广泛听取他们的心声,并在沟通中将自强自立、积极主动的观念贯穿在咨询指导思想中,帮助残疾人树立正确看待自己和对待生活。在走访过程中,闵明祥将每家每户的走访情况、自己的工作体会都整理在了他的“工作宝典”上。
辖区的智力残疾人倪某,年仅13岁,身患重病无法上学,由于长期在家变得腼腆不爱说话,父亲因车祸导致腿脚不便,姐姐还在上初中,曾祖父也患有肢体残疾,重残的奶奶今年刚过世,家中事务都落在了82岁的爷爷肩上,一家五口人是街道典型的“一户多残”残疾人家庭,多年来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闵明祥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按照政策为该家庭办理了低保边缘户,帮助申请了相关补助,后续又通过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多种救助对该家庭展开了帮扶,同时为该家庭申请了无障碍改造。
“服务残疾人工作,琐碎又繁重,不仅需要爱心和耐心,还要有细心、热心和匠心。健全人眼中的小事,对残疾人来说,都是大事,为他们付出得再多也值得。”闵明祥以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的“老黄牛”精神,为辖区的残疾人撑起了一片蓝天。同时创新建立疑似残疾人主动发现服务机制,在日常走访过程中发现疑似残疾人后鼓励他们积极办理残疾人证,并跟进后续工作,争取早日让他们享受惠残政策。
爱心化甘霖 无声润心田
“只有将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呼声和需求纳入为民办实事工作中,才能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精神残疾人张某某,34岁,单身未婚无子女,同时患有背部软组织恶性肿瘤,花去大量医药费;由于母亲在家照顾重病重残的儿子,还有操持料理家务,无法出去工作;全家仅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生计,但巨额的医药费让这位年近半百的老人愁白了头,闵明祥第一时间与村委核实了解详细情况后对接民政,按照政策为其办理了残疾人单列户施保,为这个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后续又通过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多种救助对该家庭展开了帮扶。
在走访的过程中,像这样因病、因残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家庭还有很多。“如何才能帮助到他们?”这个问题让闵明祥犯了愁,想不到什么好的方法,在原分管领导的指点和协调下成立了全区首个百万残疾人关爱基金,便于精准实施有关残疾人的生活帮扶、医疗帮扶、教育帮扶、就业创业帮扶、褒奖激励和其他帮扶等。
自残疾人关爱基金成立以来,已开展了16次助残扶残活动,为救助的40户残疾人家庭送出爱心基金18.8万元,充分发挥了基金的作用。
牵线搭建就业增收“连心桥”
“你好,我想问下残疾人创业贷款的话有什么优惠政策吗……”东迁街道心灵驿站接到了一通咨询热线。工作人员了解到50岁的柳某是一名听力残疾人,五年前在南浔落户安家,但由于丈夫失业,家中收入来源突然中断,为生计而发愁的她决定开一家干洗店。然而身处居民区的干洗店排污是个大难题,而排污证的办理也需要经过多道手续。闵明祥得知后多次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并由第三方进行实地勘察、制定相关施工方案,短短一周内,相关证件便下来了。
小魏是辖区一名智力残疾人,家中只有父亲和爷爷相伴,因常年封闭在家中,连言语表达都变得不清楚,一家三口仅靠父亲赚取家用。闵明祥详细了解情况根据其家庭相关情况的变化按照政策为其办理了低保,还将他介绍到残疾人之家,让他在温暖的环境中有了一份辅助性收入。
“残疾人就业难”,这是闵明祥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为帮助更多残疾人获得就业机会,闵明祥多次走访企业,不厌其烦地向企业负责人讲解残疾人就业帮扶政策,与企业签订了残疾人就业合作协议。2年来,向爱心企业推荐了10余名残疾人,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愿望,为一批残疾人家庭解决了基本的生存生活问题。
“我常常想,多做一点工作,哪怕再困难,再棘手,哪怕只能为一位残疾人找到就业的门路,哪怕改善一户残疾人的家庭生活,那我们就是胜利的。积土成山,滴水成河,点点滴滴的积累,必定会有满满的收获。”闵明祥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对残疾人的关心和爱护。